|
申論文章開頭的三種優化方法时间:2022-09-03 俗話說“萬事開頭難”,在申論考試中,作文開頭的重要性不容小覷。因為閱卷時間緊、任務重,平均分配到每篇作文上的時間并不多,如果能在開頭等關鍵部位適當優化,能夠起到先聲奪人的效果。開頭的寫作方法有很多,基礎式的有概括式、轉折式、案例式等內容,能夠讓您寫得出,而像諸如排比式、引言式、時間式等方法則能讓您寫得好。今天,中公教育帶大家來了解一下開頭寫作的優化方法,讓您打造一個優美高質的“鳳頭”。 一、排比式排比是我們經常使用的修辭手法,通過羅列三個及以上句式相同、字數相等的句子,來增強氣勢,展示文采。基本思路是“排比+分析+亮明總論點”。排比是一種寫作形式,內容有很多,“萬物皆可排比”,既可以排比問題、成績,也可以排比案例,如果引言積累較多,也可以進行引言排比,展示雙重文采。下面一塊來看一下示例: 從馬路上的“暴走團”到地鐵里的不文明,從隨地吐痰到景區涂鴉,從“蘿卜招聘”到山寨成風,……(排比案例)面對種種違規違法的現狀,當事人似乎見怪不怪,一句“潛規則”像個“大籮筐”,把什么都裝進去了,不利于個人成長進步,有違社會公序良俗,不利于國家風清氣正。(分析過渡)因此,無論是個人、企業還是國家,都需要將講規矩擺在突出的位置。(亮明總論點) 二、引言式引言式開頭,即在文章開頭第一句通過引言引出下文。如果說開頭是一件“衣服”,那么引言就像一條“花紋”,如果點綴得當,能夠一句話打動人心。引言可以僅使用一句,也可以羅列使用,效果更佳。如果考生掌握引言較多,建議使用排比加引言的形式,展示雙重效果。名言警句的來源可以是古詩詞,也可以是領導人講話,抑或是格言警句,需要考生平時積累,運用得當。來看一個排比式引言的例子: 從《詩經》的“周雖舊邦,其命維新”到商鞅的“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從《周易》的“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到王安石的“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引言+排比)自古以來,“變”的思想孕育了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歷史上一次又一次的改革。(分析過渡)改革只有秉持堅定的信念,理性的思考,務實的行動,才能夠推動社會前進的步伐。(亮明總論點) 三、時間式時間式開頭,即按照時間脈絡,從古寫到今,從過去寫到現在,展示考生底蘊。基本思路是:回首過去+把握現在+展望未來。常用的句式有“從……到……再到……”、“千百年前........數十年前.......而今.......”、“古有.......今有.......”等。我們一塊來看一個文章示例: 從1949年3月毛澤東同志提出“進京趕考”到2013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北調研發展“趕考精神”;從第一個“五年計劃”到“十四五規劃”,中國人民走上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的道路。站在赫赫成就的基礎上,我們要始終周密謀劃,戒驕戒躁,為成就偉大事業砥礪前行。 上一篇備考順序很重要,適當取舍效率高下一篇面試禮儀的三大誤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