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培養造就一大批具有國際水平的戰略科技人才、科技領軍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創新團隊�!边@對新時代我國的人才培養提出了新要求,并指明了留學在新時代人才培養方面有了新的使命與貢獻�!幷�
人才是實現民族振興、贏得國際競爭的第一寶貴戰略資源,是創新活動中最為活躍和積極的因素。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高度強調人才的重要性,報告全文中共計14處提到“人才”。
創新的事業呼喚創新能力的領軍人才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蹦壳埃皠撔隆f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正成為指引國家各項建設事業實現又好又快向前發展的指南。如今,美好的藍圖已經繪就,壯麗的事業已經開啟,迫切需要一大批具有創新能力的高層次人才,海外留學人員當仁不讓地應當成為這個隊伍的中堅力量。
近年來,全國各地陸續推出的海外高層次引智計劃多達數百項。其中,具有廣泛影響的包括“千人計劃”“長江學者獎勵計劃”“中科院百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計劃”“青年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上海市“萬名海外留學人才集聚工程”等,在海外留學人員中產生了深刻影響�!白�,回祖國去!”已經成為海外留學人才群體的普遍共識。
“栽下梧桐樹,引得金鳳來。”借助“千人計劃”等一系列高層次人才引進政策,我國實現了國家急需緊缺特殊人才的精準引進。在“千人計劃”等一系列旨在吸引和招攬高層次人才的“招才引智”政策吸引和召喚下,海外留學高層次人才“鳳還巢”的回流大潮已經形成,并且勢頭越來越強勁。據統計,從1978年到2016年底,我國留學回國人員總數達265.11萬,中國科學院院士的81%、中國工程院院士的54%、國家“863”計劃首席科學家的72%均為留學回國人員。新一輪“海歸潮”引來一大批國際范圍內的高層次創新人才,引領我國在包括深地探測、載人航天工程、高溫超導、高空望遠鏡等重大項目和高科技領域在內的多個科研領域躋身世界前列,并取得重大突破。其間,涌現出像黃大年、潘建偉、施一公、饒毅、張首晟、丁列明等一大批在當今國際學術界同行中享有學術盛譽和富有廣泛影響力的知名人物。
創新的事業呼喚釋放創新人才活力
如今,隨著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的深入實施,我國正在穩步、扎實地建成凝聚創新人才的“超強引力磁場”。高層次人才引進來之后,通過打破人才管理的傳統理念和模式,創新人才培養引進政策和激勵機制,深化科技體制改革,能夠為科研人員創造安心鉆研、潛心創新的良好條件,創造公平、公正、有利于科技創新的生態系統,更能夠把優秀人才有力地吸引和凝聚到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偉大事業中來。讓高層次人才這些“千里馬”不拘泥于政策制度的羈絆和束縛,做到“策之以其道,食之盡其材,鳴之通其意”,讓人才創造活力競相迸發、聰明才智充分施展,最大程度上施展自己的才華,最大程度上釋放人才的創新活力。
創新人才的成長需要適合的培養環境,在全國上下齊心協力推動“世界一流大學和世界一流學科建設”的背景下,高等教育領域尤其需要注重和強調學習國際上公認的世界一流大學在激發人才創新活力、釋放行政管理權限、服務國家和社會發展方面的具體做法。
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廣大海外留學人員積極發揮自身作用,將在海外學習到、感悟到和積累到的先進科技知識、優秀管理經驗和理念結合本領域行業、本學科專業、本單位實際,向引智和政策決策相關部門積極建言獻策,推動高校在專業課程設置、人才培養方案更新、專業技術職稱評定、績效考核評價制度、知識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等方面朝著有利于人才釋放活力和創造力的方向改革。通過推動政策決策相關部門著力改善人才引進、使用和評價、考核等政策措施,從而凝聚更多高層次創新人才,賦予各類人才更大自主權,推動形成體現增加知識價值的收入分配機制,增強人才的獲得感和成就感,激發人才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促進優秀人才脫穎而出。
創新的事業呼喚培養更多創新人才
隨著經濟全球化浪潮不斷加劇,以國際化人才流動與培養創新人才為標志的高等教育國際化已成為世界各國普遍高度重視的人才培養策略。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堅定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边@無疑對人才培養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培養造就一大批具有國際水平的戰略科技人才、科技領軍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創新團隊”。隨著中國教育發展與改革及對外開放的深入推進,海外留學在培養高層次復合型創新人才、引進國外優質教育資源、培養國內急需的技能型人才等方面的作用不僅沒有變化,還將隨著國家重大發展戰略的需求實際,發揮更大的作用并作出更大的貢獻。
博士、碩士研究生作為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重要人力資本戰略儲備,是建設“人才高地”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迫切需要培養高質量的博士和碩士研究生來適應創新需求。目前,我國的研究生教育,尤其博士生培養水平與世界一流大學還有差距,而把優秀學生送到國外一流大學學習深造,能夠有效地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了配合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的實施,加速高水平大學和重點學科建設,國家實施了“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即在高水平大學中選派一流的學生到國外一流的院校和學科、專業,師從一流的導師,從而培養一批若干年后國家建設所需的各行各業拔尖創新人才。
“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堪稱實施人才強國戰略、加強創新人才培養的重要政策舉措。已學成歸國的聯合培養博士和正在國外攻讀博士學位的學生紛紛表示,在外的學習、生活使他們開闊了科學視野,學習并初步掌握了最先進的科研方法,從一流科學家的言傳身教中學到了很多科研經驗,培養了對科學研究的真誠熱愛,并打下了堅實的理論和實踐基礎。若干年后,這一項目派出的人員在獲得世界名校的博士學位后,回到國內高等院�;蛘呦嚓P科研機構工作必將大大改變國內教師隊伍結構,對今后高校教學、科研的發展與進步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為高層次人才培養的重要途徑,海外留學為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培養了大批高層次人才,為我國社會和經濟發展作出了有目共睹的重要貢獻。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給廣大海外留學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出國留學事業也面臨著新形勢和新要求。創新的事業呼喚培養更多創新人才,在“人才強國戰略”的指引下,要實現我國建設創新型國家的目標,海外留學就要擔負培養更多高層次創新型人才和學術領軍人物的重大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