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層次人才凝智聚力“智能制造”时间:2022-01-17 內容摘要: 人才是第一生產力。從中國制造到中國智選,關鍵在人才。據悉,自2008年開始實施的國家“千人計劃”目前已引進各領域高端人才5208人。“千人計劃”“萬人計劃”系列高層次人才的凝智聚力,必將為中國制造向中國智造轉變注入強大動力。 “中國制造”,一個關乎中國未來經濟走勢的高頻詞。中國制造業如何轉型升級、“從大到強”,備受各界關注。 日前,一場以“智能制造”為主題的專場活動——“機器換人創想未來主題峰會”在江蘇昆山舉辦。這是千人計劃專家聯誼會發起、科技部人才交流中心等多部門主辦的“中國制造2025.國家千人、萬人計劃”主題系列活動的首場。百余位高層次專家與相關領域企業代表與會,聚智獻策中國制造創新發展。 “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離不開機器人產業的支撐”,華中科技大學教授丁漢院士說,“中國古代璀璨的科技文明源于能工巧匠的經驗傳承,現在制造技術已由過去的經驗傳承轉變為依靠于信息、材料、力學、物理等學科的交叉,并向智能化轉變。” 對于智能制造,丁漢院士用“智能制造=人工智能+機器人+數字制造”這樣一個圖示來闡釋。他指出,“共融機器人”是未來機器人的發展方向,與人安全共處、與環境高度適應、與機器協同工作是“共融機器人”的功能與特征。 當前,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正在引發影響深遠的產業變革,發達國家紛紛實施“再工業化”戰略,重塑制造業競爭新優勢。在國內隨著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制造業發展愈來愈受到資源環境約束、勞動力成本上升等諸多挑戰,中國制造業調整結構、轉型升級刻不容緩。 今年5月,國務院發布《中國制造2025》,對中國制造業未來十年的發展進行戰略部署,提出要以推進智能制造為主攻方向,實現制造業由大變強的歷史跨越,成為我國實施制造強國戰略第一個十年的行動綱領。 就峰會舉辦地昆山來說,由于有著較好的機器人產業基礎,目前已集聚了德國庫卡、意大利柯馬等50多個國內外高端機器人項目。峰會上,數十家昆山企業在發布“機器換人”項目需求,與會專家現場“接招”,通過項目路演的形式與企業實施對接。昆山市委書記徐惠民表示,從2015年起,昆山市財政每年將安排20億專項資金來推動包括機器換人在內的企業轉型升級。 “通過建立有效機制解決千人萬人計劃專家創業存在的痛點難點,加快高層次人才融入地方主導的產業發展進程,是本次活動的重要意旨。”千人計劃專家聯誼會辦公室主任沈偉說。 人才是第一生產力。從中國制造到中國智選,關鍵在人才。據悉,自2008年開始實施的國家“千人計劃”目前已引進各領域高端人才5208人。“千人計劃”“萬人計劃”系列高層次人才的凝智聚力,必將為中國制造向中國智造轉變注入強大動力。 上一篇找準人才工作創新的著力點下一篇新時代 留學人才大有可為 |